中國報警服務業的歷史
1990年,上海保安公司報警服務中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以政府部門為主導, 以輔助政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主要功能的中國報警服務業的誕生。
1993年,西克姆海南報警中心和海南華安報警中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市場化報警服務業的誕生。
1995-2001年,是中國兩種形態報警服務業的第一發展期,但以保安公司形態的報警服務業呈主流發展。也是中國報警服務業的探索、徘徊的時期,主要源于報警服務與客戶需求的矛盾突出。
2002-2009年,源于中國政府的推動、社會公眾對安全需求的日益強勁、從業者對報警服務商業模式和市場前景的認識提高,中國報警服務業呈第二發展期。
2009年,中國政府保安管理條例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報警服務業市場化進程的正式開始。
中國報警服務業的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各類報警服務中心上千家,發展歷經20余年,仍沒有單個報警服務中心客戶量超過萬家。中國目前的報警服務商普遍產業規模較小,再投入建設適合報警服務龐大市場需求的核心服務體系、高層次管理團隊和市場團隊的能力十分有限。市場對報警服務需求的迅速增長與報警服務行業核心服務體系較弱的矛盾明顯。絕大多數的報警服務運營主體的服務對象局限在企事業單位和金融系統等固定場所,絕大多數的城市還沒有開展機動車GPS報警服務項目。
由于中國行政管理的特點,對報警服務歸屬于政府職能,還是歸屬于專業服務職能的認識,仍處在理順階段。報警服務從業者多來之安全防范行業的前端市場,對于報警服務商業形態的根本特點的認識及市場運作方法有待提高。國際性報警服務巨頭具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服務體系,但本土化進程慢,對“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和前端客戶市場運作不力。
由于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消費主體對報警服務的認知程度不同,運營主體對市場培育的力度不同,造就了中國報警服務業在國內發展的差異性。
1、經營模式的多樣性
目前報警服務運營主體以經營性質分,保安公司性質的,以北京和上海為代表;民營企業性質的,以河北安防公司、河南華安保全和陜西大華等為代表;外資或合資的,以美國ADT和日本西科姆為代表。中國雖然有千余家的報警運營主體,但是各個主體之間的發展非常不均衡,在規模和實力上表現出非常大差異。
2、服務模式的多元化
一是自建出處警隊伍的模式,這種模式的運營主體不僅承擔報警后的警情復核,警情的現場處理也由企業組建的出警隊完全承擔。二是公安機關處警模式,報警運營主體只負責報警信息的接收、處理、復核、過濾和上傳,公安機關接收到由運營主體過濾后的報警,調度各種警力資源處置。
第二種模式由河北安防公司創立并沿用,具體的工作流程是:報警服務企業把接收到的報警信息進行先期的接收、復核和過濾,將過濾后的精確的信息上傳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依據接收到的精確信息進行警情處理。在這種模式下,報警服務企業實踐了企業責任,而公安機關在履行社會職能目標的同時,使得有限的警力資源得到合理使用。
3、市場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科技防范的建設,歷年來從政策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扶持,在平安城市建設進程推動下,從而拉動了我國多方面、多層次的安防需求和報警服務需求。取得了我國各級重點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對報警服務的認同,同時在商業行業和居民家庭方面,也產生了很好的共鳴,報警服務消費的顯現強勁增長勢頭。
中國的市場前景
1、聯網報警市場分析
國內的聯網報警服務主要涉及車輛、各類商業門市、居民家庭等,目前國內的報警服務內容主要為防盜報警監測、反劫報警監測、警情接收/過濾/復核/處理、緊急救助等。
截止到2009年底,中國大小城市約有639個,國內約有商業門市3000余萬個,目前聯網服務覆蓋率不足15%;
按每個城市平均有20萬個左右可接受報警服務的家庭計算,國內約有家庭1.278億個服務受眾目標,目前聯網服務覆蓋率不足萬分之一;
中國目前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92億輛(公安部交管局2010年3月底數據),而且還繼續呈快速增長之勢,汽車產銷量更是突破年產銷千萬輛大關,我國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為4500余萬輛。按每個城市平均有10萬輛左右可接受報警服務的機動車計算,國內約有6390萬輛受眾機動車,目前聯網服務覆蓋率不足千分之一。 |